南昌大学论文查重率多少合格?自媒体圈的「洗稿之争」互撕升级,你怎么看六神磊磊和周冲的各执一词

自媒体圈的「洗稿之争」互撕升级,你怎么看六神磊磊和周冲的各执一词

很多人说,比起南方的这场初雪,2018年新媒体行业的第一场雪更值得:洗稿争议。

这两年,大家有个明显的感受,洗稿争议越来越多了,为什么?

很大程度上,和公众号推出了“原创功能”有关。

原来没有洗稿一说,大多数是照搬,原封不动地拿过来,也不署作者名,或者直接署自己的名字(这种比较少);现在是“洗稿”或者叫“拼稿”,改头换面加工一下。

所以大家才调侃,抄袭已经是过去时,洗稿才是现在将来时,文字侵权走到了“大洗稿时代”。

为什么洗稿越来越严重?我觉得有两个原因,来自压力和利益的双重驱动。

先说压力吧,罪魁祸首是“日更”,以公众号为首的平台,每天都可以更新一次新内容。

对于任何一个人或机构来说,要想保持长时间源源不断地高质量内容输出,都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。

一个人的才华纵然出色,但如果每天都要写篇漂亮的文章,时间长了,也会源源不断消耗作者的精力。

这时候“洗稿”成为一条相对轻松的路子。

但你洗稿了也不能赖“日更”,你可以选择不日更嘛。

固还有第二个原因:利益驱动。日更本身也是一种利益驱动,但我要说的是直接利益驱动:随着新媒体广告报价越来越高,一篇推送能赚几万乃至十几万,很多原创作者都顶不住如此巨大的诱惑。

很多新媒体机构也洗稿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,内容这门手艺,放眼市场,最顶尖的人才横竖就那么多,他们没必要栖息在某个机构,大多都自己单干去了。

新媒体机构能招来有一定能力的编辑,但缺乏顶尖人才,要想源源不断地生产高质量内容,利益驱动下,洗稿自然成为一条捷径。

正是这样的情况,让洗稿渐渐变成这个行业默许、纵容,乃至鼓励的行为,形成了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大环境。

所以常常有人苦不堪言,特别是那些粉丝不多的小号作者,只能抱怨:自己辛苦原创没人看,谁谁谁洗了我的稿马上10w+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 | Theme: Lean Blog by Crimson Themes.